2025-11-24
HaiPress
最近,环球网报道了美国政府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0的消息。这一消息在中美科技缓和的背景下,被视为可能的“政策转向”。如果放行落地,国产GPU尤其是华为昇腾会不会被一脚按回原点?答案没那么简单,更像是结构性洗牌,而非一夜回到制裁前。
H200是基于Hopper架构的高端AI芯片,单卡配备141GB HBM3e显存、4.8TB/s带宽,特别适合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相比已经在美国量产部署的Blackwell系列,H200属于上一代旗舰,但对于绝大多数当前主流模型而言,仍然是过剩性能。目前美国讨论的是在继续禁止最前沿Blackwell系列对华出口的同时,评估是否放松对H200的限制,这被视为在中美“科技战休战”后释放的潜在善意信号。即便H200放行,它的定位也是:可赚钱、可当筹码、技术上落后一代但远未过时的高端货。
过去两年中国AI算力经历了显著变化。短期来看,“买美货”仍是主选项。2024年,在H100/H800被严控后,中国企业大量采购为中国市场特供的H20,据RAND引用数据估算,中国公司在2024年约买了100万颗H20,而同期华为昇腾910B的出货量约为45万颗。这说明在性能和生态考虑下,只要能买到且合规,英伟达仍然是中国企业的首选。
中期来看,华为等国产GPU快速追赶。自2023年起,华为昇腾系列在云厂商、国企和政务云场景中加速落地。2025年,华为计划大规模出货昇腾910C,其采用双910B封装方案,被视为中国市场对标高端英伟达GPU的核心产品之一。美国商务部官员估计,华为2025年产能大致不超过20万颗先进AI芯片,远不能覆盖中国总需求,但技术代差已从落后多年缩窄到一到两年。
更多本土玩家也开始冒头。寒武纪通过与字节、腾讯等的合作,在推理芯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利润创新高,被视为除了华为之外的国产第二极。伊隆、摩尔线程、壁仞等厂商在训练/推理不同细分领域探索,各自绑定一批云厂商或垂直行业客户。中国已经被制裁逼着走上了算力多元化和GPU国产化的道路,而且这条路已经走出了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