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乳业突然宣布将亏损累累的新西兰北岛资产打包卖给雅培,一次性回血12亿元。
一边是刚建成四年、设备全球顶尖的4万吨级工厂,一边是四年累亏超12亿元、拖累市值蒸发近七成的财务黑洞。
昔日营收力压伊利、蒙牛的“乳业第一股”,为何亲手拆掉15年前花重金布下的海外供应链“心脏”?交易背后,光明营收四连降、净利靠卖地续命、华东基本盘遭君乐宝和新乳业围猎,行业供需错配、价格战升级,低温鲜奶“最后的堡垒”也摇摇欲坠。
断臂之后,光明能否靠聚焦鲜奶杀出重围,还是就此滑向“区域二线”?
断臂求生,出售资产
近日,上交所一份寥寥数百字的公告,把光明乳业推上热搜:子公司新西兰新莱特以1.7亿美元向雅培旗下公司出售北岛Pokeno工厂、RPD场地及仓储物流资产,交易明年4月交割。表面看,售价较2.82亿新西兰元账面净值溢价2%,但别忘了,这座2020年才投产的4万吨级婴幼儿奶粉工厂,当年投资预算高达3.5亿新西兰元——光明几乎是以六折价格“清仓”。
根据公告,北岛资产由于产能利用率不足,业务出现大额亏损,影响新莱特整体盈利水平,项目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预计增加新莱特2026财年净利润约1000万至1500万新西兰元。
本次事件还要从十五年前说起...2010年,光明乳业斥巨资8200万新西兰元(约合4.21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莱特51%的股权,持续完善全球供应链,切入高附加值乳粉、原料奶等细分领域寻求业绩增长点。
事与愿违,十余年的辛勤运作,新莱特不仅没有帮光明走向世界,实现全球化的宏伟愿景,反倒成为光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一大包袱。
为何迟迟不愿割肉这一亏损资产呢,因为沉没成本过于高昂。
2022年至2024年,新莱特的净利润分别为0.28亿元、-2.96亿元、-4.5亿元;同期,光明乳业为其计提的资产减值分别为0.51亿元、2.84亿元和2.04亿元,这也让光明本就承压的业绩雪上加霜。
新莱特产品亏钱就算了,还借了一屁股外债,光明坐不住了。
为了帮新莱特纾困,摆脱债务危机,2024年6月,光明乳业全资子公司又向新莱特提供1.3亿元新西兰元(约合5.61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借钱还不够,大哥看好你,再来波定增输血。
2024年10月,光明乳业完成对新莱特的定向增发,新莱特以0.6新西兰元/股的价格增发3.08亿股,融资约1.85亿新西兰元。本次定增后,光明乳业对新莱特持股比例提升至65.25%。
无底洞般的输血计划,光明乳业资金压力激增,2025年上半年,光明乳业营收呈现负增长,实现营收124.7亿元,同比减少1.9%;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下降2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下降27.8%。
亏损面逐步扩大,财务风险上升,投资者信心下滑,为了扭转光明乳业看不到”光明“的现状,本次出售资产迫在眉睫。
买不停,卖不赢
事实上,这已不是光明乳业第一次靠资产“回血”。
2022年底,其全资子公司光明牧业有限公司以3031万元为底价,挂牌出让天津市今日健康乳业有限公司30%股权,而2015年光明乳业拿下这30%的股份时却耗资4198.92万元。
2023年,光明乳业通过浦东新区成山路777号收储获得4.25亿元补偿收益,其中有3亿元于当年到账,这直接使当年净利润增长168.19%至9.67亿元。
2024年,光明乳业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吴中路578号、580号的地块被收储为国有划拨工业用地,获得补偿金额8.22亿元,其中4.11亿元到账后,占了光明乳业当年归母净利润的56.9%。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光明乳业去年靠卖牛奶获得的净利润仅有1.70亿元,比2023年的5.23亿元减少了67.48%。
除了变卖资产,光明乳业近年来还通过收并购、投资入股等方式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但这些资产的投资回报不尽如人意。
2021年,光明乳业作价约6.12亿元并购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60%股权,以拓展西部市场。
然而,2022年至2024年,小西牛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8718.52万元、7923.28万元、1.04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别为103.1%、82.56%、95.22%,三年合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7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93.32%,未能完全完成业绩承诺。
而早在2010年就收购的境外子公司新莱特,如今也成为光明乳业的一大拖累,更因业绩的持续亏损而选择变卖资产。
另一种双赢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交易是“双赢”。雅培买的是时间,光明卖的是包袱。对雅培而言,这是一次“时间换空间”的战术性收购,短期利大于弊,长期取决于整合效率。
雅培于1888年成立于美国,旗下拥有覆盖医疗健康全领域的一系列变革性技术,在诊断设备、医疗器械、营养制品和品牌仿制药四大业务板块均拥有领先的业务布局与产品体系。
雅培收购工厂,也与自身产能不足有关。
此前根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2022年5月,美国出现“奶粉荒”,主要因供应链中断、雅培公司工厂关闭及产品召回引发的全国性婴儿配方奶粉短缺,在一段时间内婴配粉缺货率达45%。2022年12月,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战略调整,雅培营养品还宣布逐步停止中国大陆市场的婴幼儿和儿童营养品业务。
国际化市场规模决定了企业资产配置模式的优劣。像雅培这样具备全球市场规模的乳品巨头,自有工厂有助于保证原料供应和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这对于规模化生产和满足多元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雅培此番购入新西兰工厂资产,也显现出其对高品质奶源和生产基地的重视。
不过,对光明乳业而言,轻装上阵或许比执着拖累更为明智。毕竟在伊利、蒙牛等强劲对手环伺的国内乳制品市场,光明当前更需要聚焦优势板块、提升经营效率,而非在海外亏损项目上耗费过多资源。
综合来看,光明乳业出售新莱特北岛资产给雅培,一方面帮助子公司Synlait及时止血、渡过难关,另一方面也让光明自身卸下包袱、专注主业,被市场解读为双赢之举。
(责任编辑:zx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