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或导致长期关节痛 防蚊灭蚊是关键

2025-07-24 IDOPRESS

近期天气炎热且降雨频繁,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外界高度关注。基孔肯雅热的名称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意为“弯曲”,形象描述了患者感染后因关节痛而身体弯曲的典型症状。该疾病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即“花斑蚊”)传播,与登革热传播途径高度相似。

基孔肯雅热感染后的症状与登革热类似,两者都是伊蚊传播。防控措施也相同,包括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灭蚊、清理孳生地和个人防护。然而,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快两到三倍。具体症状上,基孔肯雅热的手、腕、踝等小关节疼痛明显,特别是腕关节受压疼痛是显著特点。少数人群如新生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需要重点关注。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且无人传人迹象。公众不必恐慌,预防该疾病的核心在于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无蚊虫孳生,也就切断了传播链。尤其在南方洪灾过后,需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隐患。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